古代绿松石鉴定

鉴定师
丁剑桦 翡翠鉴赏师

发布于2024-04-27 09:41:23

在线咨询

古代绿松石鉴定可以看孔道、看形状、看表面。文化期的松石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孔粗大,大多是马蹄眼,对打孔,开孔口比较大。并且松石表面的白色泛浆比较明显,这个特征是因为松石在土层下埋上千年以上才能形成,年代越长,松石表面白色泛浆越浓重。还有文化期的绿松石形状常见勒子、管子、璧、吊坠等。形状大多不规整,表面打磨粗糙,大部分铁线较重。

01

古代绿松石孔粗大并且大多是马蹄眼,大部分螺纹明显

从文化期到战国时期,松石作为古人的主要装饰品之一,延续两千年左右。不同时期不同工艺不同形状的变化,文化期的松石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孔粗大,大多是马蹄眼,对打孔,开孔口比较大,中间小,大部分螺纹明显。其打孔方法与同时期玉的打孔方法一致。


02

古代绿松石白色泛浆比较明显,白色泛浆的现象是从里往外泛

松石表面的白色泛浆比较明显,这个特征是因为松石在土层下埋上千年以上才能形成,年代越长,松石表面白色泛浆越浓重。白色泛浆的现象是从里往外泛,大致与玉的受沁相同。刚出土的松石表面白色泛浆比较明显,盘一段时间绿色会缓慢浮出来。但如果不继续盘,白色泛浆又会泛出来,但只要松石泛绿,慢盘都能盘活,白色泛浆也会缓慢消失。反之,仿品松石表面的白色只是染色表面,不会出现白色泛浆现象。这种白色泛浆现象大多出现在文化期松石上,西周以后的松石这种现象较少,这与材质和土层埋年代有关。


03

古代绿松石形状是很独特的,形状大多不规整,表面打磨粗糙

文化期的绿松石形状常见勒子、管子、璧、吊坠等。形状大多不规整,表面打磨粗糙,大部分铁线较重。但是西周时期的松石制做工艺比较成熟,形制上比较规整,形状多样化。松石表面打磨抛光比较细,打孔方法与西玛的打孔方法是一致的。但孔道水光的现象松石没有玛瑙明显,这是因为松石没有玛瑙硬度高。而如果是比较新兴的款式、形制的话就说明不是古代的。

424条评论
分享

复制链接

新浪微博

手机扫一扫

收藏
喜欢

限时抢购

距离结束 : :

评论( ) 展开全部评论>

发表

评论成功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