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沁色是什么意思

鉴定师
孙文成 玉雕师

发布于2024-04-25 08:45:17

在线咨询

翡翠沁色又叫浸色或土沁,意思是指玉器在环境中长期与水、土壤以及其他物质相接触,自然产生的水或矿物质风化侵蚀玉体,铁、锰等氧化物缓慢地侵入玉器使其部分或整体的颜色发生变化的自然现象。色质是玉的自然属性,色即沁色,质指玉质,而沁色通常会成为一块古玉的重要鉴定标准;出土之玉常见沁色,分别有白色雾状的水沁、黄色的土沁、黑色的水银沁、绿色的铜沁、黑紫色的水沁。

翡翠的沁色,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指翡翠在形成过程中,金属离子渗入,造成的矿物致色,这属于天然沁色;另一种是翡翠在成品之后,由于结构疏松,汗水,皮脂,以及保存环境污渍渗入,造成的沁色,也称为污色,这属于后天沁色。鉴别翡翠色根和沁色,还可以用到高倍放大镜,用放大镜观察翡翠的裂缝处,真正的色根过渡自然,没有太过夸张的色彩出现,而沁色是表面浅而内部深的,有非常自然的过渡。

32.jpg

伪作翡翠玉器沁色的特点主要采用提油或浸染方式作伪的古玉,其沁色往往没有过渡层次,成片状分布。若要使其部分受沁,往往采用“开窗”的方式,在玉器表面淋油或覆蜡,以达到部分侵蚀的效果。对于采用这种方法伪作的玉器,其受沁部分与未受沁部分会呈现出突变的颜色或质地,可以作为鉴别的标志。而真的古玉,其受沁部分与其余部分在透射光下会呈现出渐变的趋势。

57.jpg

部分伪作玉器利用的是老坑的原石沁,或子玉皮色。对于此种伪作玉器,要注意甄别。乍看其沁像真实自然,但古玉的沁色相对于自然风化过程所形成的皮壳往往更为粗糙,表现形式更为显著。亦有部分伪作玉器采用原石中的杂质矿物,以及岩脉来伪作浸染物质。如利用岫岩玉的白斑状物,来伪作古玉钙化所形成的“饭糁”状白斑;利用原石的金属岩脉,或黑色岩脉来伪作金属沁或水银沁。岩脉没有过渡,界限明显,较易识别;但杂质矿物与原石结合紧密需要仔细甄别。

424条评论
分享

复制链接

新浪微博

手机扫一扫

收藏
喜欢

限时抢购

距离结束 : :

评论( ) 展开全部评论>

发表

评论成功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更多>